皆得其利:列子的“道商”思想
发布日期:2024-09-29 浏览量:160
列子,本名列御寇,战国时期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老子道学思想第三代传承人。他隐居郑国四十年,不求名利,清静修道,先后师从关尹子、壶丘子、老商氏、支伯高子等。高诱注《吕氏春秋·审己》:“子列子,贤人,体道者,请问其射所以中于关尹喜,关尹喜师老子也。”“老聃贵柔,关尹贵清,子列子贵虚”,列子在学术传承的同时,又有所侧重,有所发展,对后世哲学、文学、科技、宗教影响深远。唐玄宗于天宝年间,诏封列子为“冲虚真人”。
列子心胸豁达,贫富不移,荣辱不惊。“子列子穷,容貌有饥色。”他却安贫乐道,面对暴虐的郑国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,他拒绝了这突如其来的“发展机会”。其弟子严恢问他:“所为问道者为富,今得珠亦富矣,安用道?”那些学道的人主要目的是想富有,现在我获得珠玉财宝也能富有,为什么还要用道呢?列子告诉弟子:“桀、纣唯重利而轻道,是以亡!”在重利与重道的选择上,列子选择重道。一个人如果不懂道,只知吃喝享乐,在列子看来不过如鸡狗般的禽兽而已,假如等到别人都不尊重我们自己的时候,灾祸耻辱也就临身了。
虽然列子穷而不富,但是他却通晓如何为富之道。在《天瑞篇》中,列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:“齐之国氏大富,宋之向氏大贫;自宋之齐,请其术。国氏告之曰:‘吾善为盗。始吾为盗也,一年而给,二年而足,三年大穰。自此以往,施及州闾。’”
如何是正确的“盗”呢?在列子看来,天有时,地有利。要想创业成功,就必须掌握和获取自然资源为我所用,用天时地利、山川物资来发展农业生产、建筑房屋、繁殖生物、养殖鱼虾等一切可操作之事业,最后实现财富的拥有权和支配权。“夫禾稼、土木、禽兽、鱼鳖,皆天之所生,岂吾之所有?然吾盗天而无殃。夫金玉珍宝,谷帛财货,人之所聚,岂天之所与?若盗之而获罪,孰怨哉?”我们不能依靠偷盗等任何损害他人既得利益的行为来致富求利。以公道而发展,则无祸而有成;以私心而谋利,则多难而少成。而其核心在于“知天地之德”。
在《列子》一书中,既有他对类似于“周之尹氏大治产”等富豪的人生得失思考,也有他工艺创新、技术创新实现成功致富的真实描述。“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,三年而成。锋杀茎柯,毫芒繁泽,乱之楮叶中而不可别也。此人遂以巧食宋国。”“宋有兰子者,以技干宋元。宋元召而使见。其技以双枝,长倍其身,属其胫,并趋并驰,弄七剑迭而跃之,五剑常在空中。元君大惊,立赐金帛。”也有列子对盲目模仿创新所带来的深层次思考,如何在“投隙抵时,应事无方”中,避免重演鲁国孟氏的悲剧。而最高层次的成功,在列子看来,应该是“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。”
列子认为:“农赴时,商趣利,工追术,仕逐势,势使然也。”世人多纵欲迷性,重利轻道,贪图一时所获,不念长久之积。列子对贪婪逐利者进行了诸如“宋人拾契”“齐人攫金”等生动的刻画。
“宋人有游于道,得人遗契者,归而藏之,密数其齿。告邻人曰:‘吾富可待矣’。”
“昔齐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。适鬻金者之所,见人操金,因攫其金而去。吏捕得之。官问曰:‘人皆在焉,子攫人之金何?’对曰:‘取金时,不见人,徒见金耳。’”
追求物质财富,希望生活宽裕,是人之常情。但利欲熏心,见钱眼开,进而做出有悖人性、愚蠢野蛮的行动,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。所以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窍,而做出胆大妄为、自欺欺人的事情。
老子曾经训诫后学:“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”列子以梁国那位“家充殷盛,钱帛无量,财货无訾”,却富贵而骄、得意忘形的虞氏为例,对我们进行了祸福无端,直而不肆的教育。他借狐丘丈人与孙叔敖的对话,阐述了对贵贱贫富转化规律的看法,“爵高者,人妒之;官大者,主恶之;禄厚者,怨逮之。”要成为道商,就要“吾爵益高,吾志益下;吾官益大,吾心益小;吾禄益厚,吾施益博。”“不逆命,何羡寿?不矜贵,何羡名?不要势,何羡位?不贪富,何羡货?”如此则免于三怨,长保富贵。
列子认为,对人生起作用的不是智力,而是命运。“然农有水旱,商有得失,工有成败,仕有遇否,命使然也。”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支配,我们不能“迎天意,揣利害”,以一己之智去对抗命运。与其揣摩天意,机关算尽,希冀凭借小智小识改变自身的贵贱寿夭,脱贫转富,不如通过“内观”“致虚”或“坐忘”的方法,加强自我修养,放大自我视野,化解一切差别,忘却外物、自我的存在。对于事物的存亡变幻,应当透过其表面现象来知其“所以然”,“直而推之,曲而任之”,重新恢复自我与大道的统一。知命安时,使心灵重归于冲虚自然,发现事物演变进程中的必然规律与潜在机遇,掌握天道与人事之间的绝妙天机。
列子的理想境界,是国内上有效法天道无为德庇万物而不以为功的国君,下有自治自化的国民,同时还得有孔、墨等圣贤以仁义济人,使“四竟内,皆得其利”。如此,天下大治才能真正得以实现。在他看来,如果我们能够以“忠”“信”持身,就可以使自己虽身处波涛激流之中,而免于外界环境的侵害制约,终生无祸。“忠、信错吾躯于波流,而吾不敢用私,所以能入而复出者,以此也。”这对于驰骋商海的道商们,可谓金玉良言。
—— 摘录自李海波《道商学》
上一篇 : 不损民利:杨朱的“道商”思想
下一篇:泽及百姓:庄子的“道商”思想